展示柜货号:未知 19城集中供地收金8333億元龍頭房企亮出拿地成績單
據36氪未來可棲不完全統計,截至6月3日,全國已有包括北京、天津、瀋陽、長春、深圳等19個城市完成了今年首批集中供地,成交金額高達8333億元。
積極重倉、看準一二線城市、低利潤魔咒能否打破……TOP5 房企們有著各自的拿地經。
從權益拿地金額上看,貝殼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5月27日,融創中國拿地金額為639億元。而2020年全年,融創在22城拿地金額僅為769億元。
去年融創中國拿地面積大幅下降至5877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41.1%。以重慶為例,融創中國近12個月住宅成交量超過了土地儲備量。
而杭州、重慶是融創2020年銷售額最高的兩座城市,分別達到了400億元與300億元。融創在天津、無錫、青島的銷售額也位列首位。
結合土儲和銷售情況,融創無疑仍會選擇重倉一二線城市。在首批集中供地中,融創在重慶、天津、無錫、北京、杭州、青島、廣州等城市均拿下3宗以上地塊。
不僅活躍在集中供地城市,融創在全國範圍內同樣有積極表現。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,2021年年內融創全國範圍共取地81宗,權益拿地金額約788億元,超過去年全年權益拿地金額。
集中供地的兩個多月裏,萬科和保利堪稱為最忙房企,連續進入超過10座城市取得多宗地塊。
從4月到5月,萬科輾轉于長三角的寧波、南京、杭州、無錫等地,除連拿4宗南京地塊外,其餘每個城市僅獲1宗。另外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,2021年1月-5月,萬科以427億元重倉長三角。
其他二線城市中,萬科亦落子濟南、長春、鄭州及福州等區域核心城市各拿下超3宗地塊。但一線城市的激烈土拍爭奪賽裏,萬科卻不見蹤影。
北京集中供地的30宗地塊,萬科報名了15宗,最終卻仍舊一無所獲。不僅沉寂京城,萬科在廣州、深圳同樣顆粒無收。尚未開始的上海土拍或也難以見到萬科,據媒體報道,去年上海對萬科、華潤、中海三家房企發出了“禁令”,限制其三年內在公開市場的拿地行為。
保利除了在重慶、杭州、寧波多個熱門二線城市拿地之外,也進入廣州、北京一線城市共獲取4宗地塊。另外,熱度較低的長春、瀋陽兩地,保利和萬科均有所斬獲。
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稱,在多個城市土拍市場作戰,對於房企來説不僅自身資金力面臨考驗,同時也對房企在全國的整體佈局能力和預判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從銷售分佈來看,一二線城市對保利地産銷售貢獻較高,佔比達74%。自去年起,保利地産便在拿地方面有所發力。2020年拓展項目146 個,新增容積率面積3186 萬平方米。
另外,在公開招拍挂市場之外,龍頭房企也有多種取地方式。6月2日,萬科、保利等參與上海城市更新基金,規模約為800億元。
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指出,城市更新、TOD、舊改等多渠道取地方式在項目資源與土地成本上具有一定的優勢,而這種拿地趨勢也將從土地端加劇行業的馬太效應
據中指研究院數據,截至5月27日,碧桂園僅拿下廣州、無錫、北京等城市地塊,共計45.7億元。
同樣據中指研究院數據,今年前5個月碧桂園以366億元拿下了860萬㎡的土儲面積。這意味著,其中的300多億元都投入在了非集中供地城市,如江門、德州、萊蕪、惠山等多個地塊。
為了實現減負控土儲,恒大幾乎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個集中供地的城市,在非集中供地城市也較少現身。2021年前5個月,中國恒大拿地面積僅218萬平方米,在百強房企中排在第28位。
恒大財報顯示,2020年下半年土儲面積下降近1000萬平方米。並且未來兩年恒大計劃年均土儲再下降1500萬平方米,可售土儲總規模控制在2億平方米左右。
潘浩指出,碧桂園、恒大兩家房企在本輪集中供地市場較少出手,原因之一是戰略佈局。碧桂園和恒大主要以三四線城市為主,其發展核心並未在集中供地範圍內。
二是算賬問題。碧桂園、恒大在發展過程中始終保持“低土地成本”的優勢,此次集中供地中多數地塊競爭激烈,土地成本上漲,銷售利潤率被壓縮,並不符合兩家房企的土地策略。
這輪集中拍地裏,所有房企幾乎都繞不過低利潤魔咒。“努力做到1%-2%的凈利潤水準。”濱江集團的答投資者問捅破了這層窗戶紙。
晨曦觀點研究院指出,北京集中土拍的30宗土地中虧損及零利潤地塊佔比為39.13%,其中約52.17%項目為低利潤項目。中利潤項目佔比為8.7%,中高利潤及高利潤項目佔比為0。
以萬科、融創和保利均成功拿地的重慶為例,此次重慶成交49宗地中,有25宗地達到了50%溢價率。在利潤方面,其中37宗土地中虧損及零利潤地塊佔比32.43%,其中約51.35%項目為低利潤項目。中利潤項目佔比為13.51%,中高利潤及高利潤項目佔比約2.7%。
陳霄認為在本輪集中土拍中,多個熱點城市地塊高溢價成交,房企未來利潤空間被壓縮,對房企的操盤能力及成本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。
6月份,成都、上海、武漢等熱點城市將帶來集中拍地下半場。下半年裏第二批、第三批集中供地也將陸續開拍,後續房企的拿地節奏或許有著截然不同的把控。
官宣!SOHO中國被黑石以30.47億美元收購 較去年談判價格減少10億美元
險資90.6億元購買北京SK大廈 或成今年最大全市單體大宗交易
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:0105123 京公網安備9號 京網文[2011]0252-085號